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物流热点 > 抗疫资讯
新冠疫情常态化,供应链之殇如何破局?
2020年08月25日 17:35 来源中国物流行业网 浏览119
 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了人类数百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灾难,短短数月就已经蔓延全球,累计造成1800多万人感染,接近70万人死亡。
 
疫情不仅给无数家庭造成了打击,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根据国际科学杂志《影响因子》(PLOS ONE)刊发的研究报告表明,此次疫情已经造成全球3.8万亿美元经济损失,未来5年预计会造成82万亿美元损失,相当于中国2019年GDP的6倍。
 
经济遭受重创已成定局,让经济恢复正常运行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为此,世界各国采用了各种手段,但其核心原理却基本一致——刺激需求和保障供给。为了刺激消费,各国政府默契地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超发货币。至于如何保障供给,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也同样形成了统一观点:保障供应链稳定、优化供应链结构、加速数字化供应链变革。
 
为何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供应链在经济恢复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国际供应链处于何种状态?突然爆发的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发展有哪些启示,供应链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为了解答以上诸多疑问,我们专程拜访了行业知名实战专家,拥有10余年全球供应链管理营销经验,现任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MO的毛臻伟先生。
 
 
 
“断链”,全球供应链之殇
 
疫情全球爆发之初,《财富》杂志1000强企业中,就已有94%的企业出现供应链中断。超市货架被一抢而空,医疗用品价格飙升,口罩、手套、呼吸机等物资极度匮乏,让很多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此次疫情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产业当属汽车制造产业和电子产品制造产业。美国福特汽车相继关闭所有位于北美、英国伦敦、威尔士、印度、南非、泰国、越南等地的工厂。与此同时,欧美汽车工厂也纷纷停产,截至3月22日,14家跨国车企集团已经关停或计划关停的工厂总数累积达到了100家以上,其中90%在欧洲。
 
此外,电子制造产业也难以幸免。由于中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生产的电子产品零部件超过全球零部件生产总量的2/3,而在这些国家遭受了疫情的疯狂打击之后,曾一度造成全球电子制造产业供应链断裂,诸多国际知名企业产品供应严重不足。
 
 
 
“变革”,疫情带来的启示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次疫情对于全球供应链来讲,无疑是一场百年难遇的滔天洪水。当洪水退去之后,无论是500强企业还是中小制造企业,其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均暴露无遗。
 
“此次疫情,让多数制造业企业暴露出了隐藏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隐患。正常情况下,一直在沿用的自身供应链体系的确可以维持企业正常生产,一旦意外来临,供应链就会瞬间断裂,陷入停产的困境。”准时达CMO毛总在采访中谈到“疫情发生后,由准时达服务的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也遇到了原材料或零部件不足的问题,但他们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产,这完全得益于准时达拥有遍布全球的供货体系、精确的数字化预测能力以及强大的本土化运营能力。”
 
1. 深耕本土化运营,打造强大落地实施能力
 
据毛总介绍,疫情期间的空运、海运等国际物流运输相对比较畅通,困难主要表现在当地关务及本土化运输方面。各国对于进出口货物的审查报关比以往更加严格,流程也更加复杂,如果没有熟悉流程的当地企业进行协助,办理货物流转的时间将会极大延长,况且有些地区还需要办理疫情期间专用通行证件才能正常运输。所以,除了要拥有国际化网络,还必须辅以本土化运营才能保障供应链畅通运行。
 
在国际化与本土化运营方面深耕多年的准时达,拥有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网络。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全球供应链网络布局也随之在区域之间作调整,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开始把制造业供应链基地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各国,而准时达多年前就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开设了分公司,在当地有丰富的本土化运营经验,足见准时达对全球供应链布局的前瞻性。其次,准时达在美国、德国、墨西哥、荷兰、捷克等国均设有分支机构,基于对中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市场的充分了解,在帮助当地企业将工厂转移至成本更低地区,帮助其优化供应链结构上发挥了极大的优势。
 
2. 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准确预测疫情影响
 
“此次疫情对于准时达的影响,仅仅体现在运力方面,其他各方面并无明显影响。现在来看,准时达上半年营收同比还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在采访中毛总谈到。
 
准时达的供应链之所以在疫情中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其关键就在于及时预测到了全球爆发疫情后严峻的国际供应链形势,并提前做出相应规划与准备。据毛总介绍,准时达在疫情大规模爆发前,就已经准备了充足的海运、空运与陆运运力,避免了疫情期间无法找到充足运力和高价购买运力的成本高企问题。
 
其次,准时达通过大数据对制造企业流程中的每一个节点进行建模,模拟突发情况,并由此测算不同状况对于每一个供应商以及整个生产计划和交付情况的影响,据此调整生产计划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计划,最终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完成物流运输。
 
3. 强化供应链网络布局,实现全球资源调配
 
疫情爆发后,全球资源调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之初,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几乎处于全面停工状态,导致全球很多企业生产产品所需零部件与原材料无法得到充足供应,生产线一度中断。
 
“我们很多客户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通过准时达出色的全球资源调配能力,基本上保障了客户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毛总在采访时说到。准时达之所以能将全球资源调配做到极致,还要得益于多年孜孜不倦深耕全球供应链布局,通过供应链网络将全球的原材料、零部件、产品、运力、数据汇聚到准时达的平台上,才能够做到在短时间内完成资源的寻找与调拨,保障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真正实现了“全球一盘货”。
 
 
 
“科技”,供应链的未来
 
一场疫情,为全球制造业企业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与争议。
 
有些人认为,“零”库存是造成供应链危机的罪魁祸首,制造企业不应该追求“零”库存;还有些人认为,未来供应链发展不应该追求全球化,而是要逐渐形成区域化。
 
   针对这些问题,毛总则表示:“通过上述方式的确可以扩大风险缓释区域,但也会给企业增加不少成本。其实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科技,科技升级才是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也是推动供应链变革的源动力。”
 
如何用科技手段解决“零”库存问题,并降低风险?毛总也给出了答案:库存分为静态库存与动态库存(在途库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精确管理静态库存和动态库存,尽可能减少静态库存,让库存占用时间做到最小化,并且确保在无需准备较大库存的前提下完成生产。而想要做到精确管理,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准时达作为国际顶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不仅拥有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而且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上下游客户、供应商、承运商、合伙人、加盟商、战略合作伙伴等核心企业整合到一起,打造出了Juslink智慧供应链应用系统。Juslink囊括产品设计、产品订单、物料采购、物流运输、仓储、生产、报税、报关、分销、配送等诸多环节,并将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数据全部打通,通过中心控制塔实现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并与协同方的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提供可视化、可共享、可集成、可监控的综合信息分析处理,以科技驱动全程供应链协同管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自主认知、分析与控制,不断自动调整和深度学习,优化协同能力。
 
Juslink智慧供应链应用系统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收集市场消费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继而根据需求制定生产计划与运输计划,最大限度减小静态库存。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准时达也可以通过市场反应预测突发状况将会造成的影响,并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及原材料、零部件供给与运输,降低可能产生的风险。
 
动态化、柔性化库存管理只是供应链发展的缩影,未来的供应链一定是集生产制造、物流、分销、金融等多方合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平台。在毛总看来,此次疫情虽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但也让更多国家和企业看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乐观估计可以缩短供应链产业5-10年的发展进程。
 
一场疫情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终究还是斩在了全球制造企业的生命线上,打乱了企业的生产节奏,打破了全球供应链格局,也打碎了企业家们对原有供应链生态的傲慢与偏见。一时之间无数企业家开始讨论如何恢复供应链、恢复生产,如何优化企业供应链,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把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视为企业头等大事。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六稳六保”战略中已经把“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未来新基建的不断深化以及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我国供应链产业必会迎来一次全新的数字化升级。“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产业加速整合,制造企业会对数字化、透明化、柔性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产生庞大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准时达30多年的经验与能力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完成数字化转型与变革,帮助他们实现降本增效,这也正是准时达存在的价值。”毛总说到。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改!)
最新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