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物流热点
一文读懂智慧物流发展态势
2020年09月29日 15:07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 浏览118
 近年来,技术与物流融合的智慧物流加快起步。智慧物流是以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协同共享创新模式和人工智能先进技术,重塑产业分工,再造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新生态。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支持和引导“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发展。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各行各业积极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贡献力量。为支援疫情严重地区物资运输,众多物流企业伸出援手。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一些骨干物流企业和创新型的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以无人机自动分拣等为代表的智慧物流设备,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方面优势凸显。这不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场景下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物流业整体提质增效也具有深远影响。

技术改变物流

随着物流与互联网等技术的深化融合,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物流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是“互联网+”物流蓬勃发展。

智慧物流的核心是“协同共享”。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互联网+”物流的互联网平台,打破了传统企业边界,深化了企业分工协作,实现了存量资源的社会化转变和闲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智慧物流的典型代表。如疫情期间,满帮集团充分发挥网络货运平台的应急调度指挥能力,迅速响应,组织运力,支援湖北物资运输,同时提供全国货运大数据,支撑政府决策等。这些都彰显了创新型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的社会价值。

 

 

二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广泛推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流技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已有超过500万辆载重货车安装北斗定位装置,大量物流设施通过传感器接入互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物流在线化”成为可能,是智慧物流的前提条件。

三是大数据驱动智慧物流决策。

物流在线化产生大量业务数据,使得物流大数据从理念变为现实。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物流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挖掘对企业运营管理有价值的信息,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决策,是物流企业的普遍需求。“业务数据化”正成为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础。

四是云技术强化保障物流云服务。

物流在线化和业务数据化为云计算提供了可能。依托物流云平台,为客户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的物流基础信息服务和标准统一的应用组件服务,强化客户与企业间的数据连接,高效地整合、管理和调度数据资源,推动物流行业向智慧化、生态化转变,是智慧物流的核心需求。

 

 

五是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泛。

人工智能为物流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通过赋能物流各环节,人工智能实现智能配置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环节、减少资源浪费,将大幅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驾驶、无人仓储、无人配送、物流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应用,一批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开展试验和商业应用,有望与国际一流企业从同一起跑线起步。

物流与技术正深入融合

当前我国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社会物流总费用、企业物流费用率等关键指标依然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物流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够等问题。

 

 

物流业是国家经济支撑性产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逐步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约1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政府、物流企业与其客户力争实现的目标。当前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设备三大领域,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多种先进的技术在智慧物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优化技术以及物联网等,具体体现在仓储、运输、配送等整个物流过程。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无人叉车、无人配送、智能取货柜等技术如今在智慧物流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且,各种运输方式与各物流企业都积极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效率。目前电商企业在物流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研发投入加大,与国外相比取得很大的突破。如菜鸟开发仓内机器人,以自动导引运输车/机器人(AGV)为主,同时重点布局AR增强设备,外部提供硬件,内部强调研发算法;投资快递柜企业,切入智能末端市场,实现数据闭环,菜鸟依托自身商流,专注对物流预测,促进物流整体效率提升;顺丰通过直接购买第三方定制化产品重点布局自动化分拣,以及无人机物流战略性项目等。

智慧物流发展仍有不少挑战

 虽然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行业发展标准制定进程缓慢、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末端智能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等问题。

第一,智慧物流系统不仅需要对参与其中的物流软件、全球定位系统、物品条形编码实行标准化管理,而且要对数据交换、数据文件格式及信息接口等统一要求,以实现快捷准确的数据传输。但当下行业发展标准制定进程缓慢,存在智慧技术系统标准难统一等问题。缺乏成熟的物流运营系统管理软件标准,企业便难以在相同的管理平台上研发,信息互联互通效率不高。

第二,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平台协调共享问题仍普遍存在。物流企业相关软硬件等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信息共享的效率不高,因此需要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共同改进。行业监管部门建设的平台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现象,促进协调与综合发展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末端智能服务水平亟待完善提升。目前,末端智能服务尚未形成常态化,协同能力较差,“最后一公里”还十分依赖人工,收发货环节的智能服务水平也比较低。

第四,智慧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与传统物流相比,智慧物流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多需要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新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此外,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培养的物流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运用能力上都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第五,突发事件应急物流体系保障能力不够。随着全球各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疫病的频繁发生,应急保障已成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应急物流保障能力、防控措施和手段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发挥智慧物流优势,提升应急物流保障能力任重道远。

第六,国际供应链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破坏了各国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各国供应链安全带来重大冲击,链条传导效应还在继续。物流、电商对中国经济、中国制造韧性发挥着强力的支撑作用。深挖物流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产业价值,加快物流、电商发展以增强我国供应链韧性。同时,加强数字供应链体系建设,构建“数字丝绸之路”,促进沿线国家核心生产要素、区域优势资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便利链接与整合,降低交易成本。

突破瓶颈 直击未来

尽管我国智慧物流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政府、企业、三方机构等各方都在积极寻找破解之道。

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层面应做好顶层设计,以及长远规划、战略规划和系统谋划,有关部委应做好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同时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等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为全面发展智慧物流奠定基础条件。而且,相关部委要明确责任,做好配套政策研究,避免产业政策内容重复,做好智慧物流实施指导意见等。在推动已有政策真正落地见效的同时,要深入研究智慧物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包容审慎的态度,提出适应智慧物流发展的新举措。

从企业层面来看,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自主开发和提升创新能力。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发展智慧物流的主力军。尤其一些标杆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推进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牵头制定全流程服务标准,创建智慧物流服务品牌,为打造物联网场景下的物流生态模式做主要贡献。

从人才层面来看,高校、协会等单位机构应加大人才培养,打造智慧物流高端人才。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物流运作基本规律,且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等要培养符合企业所需人才,学会、协会等机构也要加强培训学习,制定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运营管理规范等,为物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各方多措并举的支持下,“整合、开放、共享、协同”的智慧物流新生态将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5—10年,物流数字化程度将显著提升,打破行业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现象,全程透明将强化智慧物流基础,由传统工业原来强调的“3A”(敏捷性、适应性、协作性)向未来强调“3V”(价值、运营速度、可预见性)转变,透明可视、灵活多变和响应速度成为发展趋势,驱动透明供应链管理将成为新兴产业。

当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入成熟期,物流人员、装备设施以及货物将全面接入互联网,应用逐渐全面化,并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形成全覆盖、广连接的物流互联网,万物互联正助推智慧物流发展。

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机器将在很多方面替代人工,物流环节机器化、无人化逐渐变成现实,改造着传统物流系统。预计未来 5—10年,物流机器人使用密度将达到每万人5台左右。物流赋能改造传统物流基因,智能革命改变智慧物流格局。此外,预计未来5年,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将得以加快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提升智慧物流影响力。  

由于智慧物流不仅涉及各行业、各领域、各层级等方面,还涉及生产、运输、消费等环节,更涉及国内国外等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交叉型综合学科。大力推进物流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是促进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智慧物流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改!)
最新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