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运输资讯
医药冷链物流前景可期,2020年将达1200亿美元
2018年05月21日 15:19 作者资讯公关部 来源亿欧,CCCA 浏览2498
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药市场价值将达到1200亿美元,极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医药消费国。强大的医药市场价值,再加之新医改的深化和国家宏观政策对医药流通领域调控力度的加大,新一轮的物流建设潮将卷土重来。 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医药冷链物流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医药物流建设潮流兴起,冷链或将成为大赢家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医药消费要求的提高,让整个医药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场对药品的需求,特别是对需要低温储藏的医药冷藏品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相关数据显示,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总销售额的10%左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药物流,尤其是医药冷链物流进入转换期。 

近年来,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经常能看到中国药企的身影,外媒也对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进步给予了肯定。有专家表示,未来生物生化制药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也将成为推动医药冷链物流市场持续扩大的强大动力。 
药品安全的问题不仅牵动着患者和家属的心,也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在相关事例中,关于疫苗、温湿度敏感性药品物流过程不当导致的负面事件屡遭曝光,医药冷链物流由此引发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

除了上述三个角度外,新医改的深化和相关医药政策的支持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医药冷链物流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医药冷链物流市场前景虽好,行业问题仍待解决 

虽然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市场前景看好,但当下的现状却不得不引起行业和企业的重视。 

首先是"量"和"质"的问题。
在"量"的方面,我国的医药冷链物流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资源存量较少,冷库依旧面临资源结构不合理,存在东多西少、冷冻库多冷藏库少等局面。 

在"质"的方面,冷链设备并未与需求达成正比。更重要的是GSP2012版的冷链标准是从原来落后的情况被跨跃式要求到世界的先进标准,我国大部分的冷链设备并没有做好万全准备,一下子过渡到世界标准是难上加难。

然后是信息化的问题。医药产品在生产、存储、运输环节需实现全程温度可控,然而受技术条件限制,医药产品在各流通节点并没有实现完全联网,难以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对产品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多数物流公司还在采用人工确认温度的方法,实行简单的冷链管理,不能实现温控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和不可修改性。

其次是专业人才的问题。医药冷链物流对于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懂得物流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医药知识。虽然医药物流行业的人才缺口较大,但目前,大多院校并没有专门设置医药物流专业,企业招聘的物流或医药人才也需要后续培养,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 
最后是行业竞争的问题。据有关分析,当前,医药冷链物流主要有两种企业的加入,一种是传统药企,另一种则是社会物流企业。传统药企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方面,而社会物流的加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此外,国务院对第三方药品物流审批认证的举措也将进一步将行业竞争推向高潮。
 
 解决行业难题企业和政府需共同努力  

在药品运输中,毛利润最高的就是冷链运输,其也成为众多医药物流企业必争的市场高地。但医药冷链物流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涉及的领域,它不仅对药品的仓储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还对冷链设备、配送能力有所挑选。 

企业还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毕竟学校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这样不仅节约成本,还能专业培养相关人才。除此之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将优秀的员工送到国外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能够为员工提供较为实际且有效的帮助。 

政府应积极出台促进医药冷链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引导医药冷链物流向规模化、集中化、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从而对整个行业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有关专家还建议政府可以建设公益层面上的医药追溯体系,为医药冷链的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亿欧,CCCA整理编辑发布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改!)
最新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