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仓储资讯
物流运输为什么发达国家大宗货物交易主流用仓单?
2016年10月24日 09:24 来源中国仓单 浏览805
       在商业中民用零售实际规模很有限,大宗货物批发贸易才是重头。纵观其发展历史,贸易模式主要经历了实物现货贸易,远期合约交易,仓单交易,期货合约等贸易形态。按交割标的可以分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大类。而现货交易又分为现货实物交易和现货仓单交易,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中,日常频繁的交易主流是仓单交易,主要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大宗商品交易由交易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很少,主要是“一手交钱一手交单”,只有在偏远地区和非常规货物,缺少仓单服务,才会劳动买家直接与卖家直接现货验收交易。

        生意人,都是唯利是图的。为什么这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商人常用仓单这样让第三方仓储赚钱的模式呢?

        图片1

从上图分析,现货仓单交易与现货实物贸易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一次验收制单多次背书,多次交易优势显著。仓单现货交易标的物是仓单,仓单是保管人收到仓储物后给存货人开付的提取仓储物的凭证,可以通过背书,转让仓单项下货物的所有权,或者用于出质。收到具有背书和保管人盖章签字的仓单即视为拥有货权,因此比起现货交收每次移库运输,仓单一纸单据的流转速度更快和交易成本更低。

       2、减少货损。实物不固定地点交收或指定地点交收,因此产生的每一次运输,每一次卸货,每一次交收都会对货物包装、品质有损害,甚至增加了货物被毁被盗抢替换的风险。实物交收次数越多成本越大风险越大;但是仓单交收在不移库的前提下,仓单交收几千次几万次都不会因此造成货损。

       3、节省谈判周期和成本。如因仓单交货地点固定明确且位置在公认物流中心,运输成本、定价依据、质检机构、仓储服务费用等可清晰预估,且对交易双方往往都公平和经济,很容易达成交易定价;而实物交货地点不固定或者指定地点对交易价格和风险影响颇大,实际上事关交易双方的强弱地位,都需要买卖双方就运输、质检方式、港口、保险等方便进行长期费时的洽谈沟通;

       4、高效定价机制基础。各类商品的定价机制往往是基于主流仓单仓储地确定的,仓单交收地点明确且集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会形成当地主流贸易商的公认价格,如LME铜价,上海保税区铜价、佛山有色价格、芝加哥小麦价、新加坡油价等等。买卖价格更透明,有效提高成交效率。这对于大宗商品购销双方都很重要。不同主流交易区域的仓单价格容易确定区域差价,用升贴水定价很便捷,这也是全球期货合约交割全部采用仓单交割的主要原因。

       5、品质验收专业中立。仓单上要求载明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件数和标记,储物的损耗标准等等要素,且入库时对进出的货物进行严格验货, 仓库才会出具有效的仓单凭据。由于仓单模式下货物品质服务机制中立,即使用户发现收到与仓单不符的货物时, 也由于仓单的信用机制对仓库价值很大,仓库能支持各方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即更换货物或由责任方赔偿。仓单和提单是物流服务中仅有的必须有货物验收和质检服务的高端物流服务,提单主要用于国际贸易,仓单可以用于国内或国际贸易,我国仓单服务普及度远远低于欧美,中国物流公司绝大多数没有货物品质管理能力,管到包装完整已经尽力了,这是中国内贸货物假劣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6、交易各方固定资产投资最低,社会化仓库利用率高。 在实物交易模式下,交易双方的仓储资产和管理能力建设都需要较大的配套投资,并且利用率较低,有的季节不够用,有的季节空闲。在仓单交易模式下,交易双方都不需要大型仓库,而是按数量承担仓单期间公共仓库租金即可,长期成本最低,而仓单仓库服务大量客户,天然拥有较大使用率,投资收益明显高于货主自备仓库。

       7、金融服务配套功能强。仓单在欧美法律上是无争议的物权凭证,并有转让和质押的便捷背书功能,既可以用来做质押融资的担保物,也可以做贸易融资的买入资产,在重视书面单据的金融界长期以来被用于多种金融服务,使得投资和融资需求都能得到仓单的支持。所有西方主流银行都有众多的仓单融资和结算服务产品,大多数主流证券公司有多种基于仓单的商品融资和衍生产品供投资人选择,其仓单金融产品丰富程度领先中国金融界三十年以上。

       基于现货仓单交易的以上优势,现货仓单交易在欧美市场已经盛行上百年。为什么我国现货仓单交易目前只局限于大宗商品外贸现货交易和国内少数期货交易所,而不能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易?

       这与各国大宗商品发展环境有关,欧美国家从实物交易到现货和期货交易并存的现状,货主物流逐渐让位第三方物流,经历了长达近两百年的发展,是市场自发形成政府跟进监管的递进产物;而中国明清已经虽已经习惯使用“盐引”“粮引”等中国式仓单,但新中国计划经济年代商品交易无市场(市场经济断层),改革开放花了三十多年,在政府推动下形成的期货交易所依法使用仓单交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国期货交易所始终与现货保持泾渭分明的界线,严格控制仓单的规模仅用于及少量的合约交割而已。我国的第三方港口、仓储商重视规模扩张,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仓单的格式国标推出滞后(2014年刚出台),能够开展仓单服务的高信用仓储商很少,大量厂家、贸易商还是沿袭使用自有仓库和自管运输给客户提供交货服务,不重视专业质检,凭经验验货导致我国交易综合成本很高,表现在:重复运输多、货物损耗高、商品在库时间长(尤其在产地库时间长)周转慢、交货参杂使假普遍、交易环节多、加价多,自建设仓库多,效率低成本高,用入库单或存货凭证等非标单据“混抵”仓单纠纷多、法律风险大。 中国内资银行商品融资服务能力很弱,大多数银行习惯用房地产或担保公司作为融资担保(成本很高),近年才有了贸易融资部门或交易银行部门,很多中国的银行人员甚至误以为仓单仅用于质押融资,不知道仓单最大的优势用途在于交易,国内信用证无单可跟,异化成为行间同业资金拆借工具,可想而知广大内资银行基于仓单的支付和融资产品能有多少。

        由于以上公共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基础较弱,中国市场广大厂家和贸易商实际处于可靠现货仓单难寻的状态,除了少数外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在沿海地区利用租赁的保税仓满足了部分外贸仓单交易的需求,海量的国内贸易的大宗现货交易还大多处于“自卖自拉”的小农经济阶段(部分贸易商和电商还以此为荣)。凭此基础,要在“一路一带”的大战略中形成中国主导的先进商业规则,还有较大的物流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差距亟需弥补。

        我们能奢望这样的物流水平、交易水平能够从欧美国家争到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么?这也是我们各地设立的电子现货交易平台或电商难以实现线上商品交收,流落为“类期货”或线下交易“电子告示板”的底层原因。

         如何迅速缩短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的差距,实现弯道超车?且听下回分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改!)
相关文章
最新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