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物流热点 > 一带一路
后疫情时代,大湾区如何对接“一带一路”?
2020年12月10日 14:23 来源腾讯网 浏览96
 12月4-6日,“后疫情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主办,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承办,共150余人出席会议。

5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由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蔡春林主持。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敏在致辞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各国重新认识全球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对外开放平台,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切实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长杨开荆表达文化繁荣和共融对于大湾区合作具有特别的意义。

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副所长何德龙认为,高端服务业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大湾区要善用港澳优势,找深找准发展利用点。天津市外办主任、港澳办主任栾建章在致辞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亟须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治理模式并存的大湾区城市群治理机制,加强规则衔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在研讨会主旨演讲环节,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梁琦强调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区域,拥有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等具有强硬实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以及中山、东莞等制造业发展重点地区,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与中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湾区内广东构建双循环要有大局意识,举全省之力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香港澳门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陈广汉在其关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演讲中表示,疫情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现有国际产业分工体系,面对更加明显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要发挥主要作用,构建起更有韧性和更加安全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传播中心主任林跃勤提出,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稳定发展,怎样发挥大湾区对提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目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就“RCEP对粤港澳大湾区影响及对策”这一主题发表了个人的独特想法。RCEP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制定,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他认为,RCEP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更加开放的合作环境的同时,也意味着转型升级将面临开放竞争的新形势、新挑战,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RCEP的达成也是力推自由贸易、抗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潮流的一个有力措施。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以“如何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题,指出必须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联动起来,放在一个区域里面发挥各自的优势。

蔡春林表示,港澳旅游服务业突出,广东九市旅游资源丰富,共同打造文旅胜地有较好的基础,建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质量统筹协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发展,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完善城市群发展,针对性地帮助旅游业薄弱地区发展,提升湾区整体旅游业质量提升。在交通方面,要完善交通设施网络,构建强有力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国家门户。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改!)
最新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