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谈到供给侧改革的五大发力角度,主要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结合冷链行业发展现状,供给侧结构改革也正当其时。其重点,无外乎以下三个方向。
一是补短板。
尽管我国冷链市场规模已达到1.12亿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14年我国的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7.6万辆,美国是25万辆,日本是15万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曾表示: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不足20%,而美国、日本则分别达到90%与98%。澳柯玛(5.770, 0.05, 0.87%)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蔚也表示,受限于冷链运力不足,生鲜电商中需要冷链运输的产品超过50%,但目前只有10%真正使用冷链,“泡沫箱+冰袋”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冷链供给侧改革正当其时
从冷藏库租赁到冷藏车、冷库叉车购买,再到冷库人工成本,冷链各环节成本基本都是普通物流配送的数倍以上。一份不完全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4000余家生鲜电商只有1%盈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生鲜电商自建冷链物流令成本陡增,国内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生鲜物流配送体系,包装、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尚未打通,简而言之,冷链仍是我国生鲜物流的短板。
二是去库存。
冷链行业去库存的前提是提高冷库周转率,它与冷链运输量成正比,以一个库容量为一万吨的冷库为例:冷库利用率为80%,周转率为2,运输量为1.6万吨/ 年;当周转率提高到6时,运输量就达4.8万吨/ 年。企业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及时获取货品的库存和销售数据,精准预测市场需求,为采购和库存管理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提高仓储的周转率。
最后就是降成本,这是重中之重。目前,普通仓库的造价约为400元/平方米,冷库则要配备保温系统,造价至少高达2000元/平方米,而且冷库需要花费高额的电费,1万平方米的冷库一个月的电费至少要20万元。就目前来讲冷库建设成本资金投入很大,建一座中型冷库的成本就得2000多万元。因为投入成本高,冷链物流运输成本也一直保持着高门槛的价格,比普通运输车辆要高出40--60%,所以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因为高额的运输费用,还是选择普通的物流运输。冷链行业正处在发展时期,从整个社会来讲,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企业投入,都在增加。对于冷链行业来说,实际上稳成本就是降成本,彼此之间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能够彼此协商出一个稳定价格或者相对稳定的成本就已经很好了。
冷链供给侧改革正当其时
2016年04月15日 14:30
作者第一物流网 来源第一物流网 浏览931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修改!)
最新 · 文章
- 中介、物业必须要知道的工业...03-27
- 中美两国园区工业地产比较03-06
- 【富达企业资讯】仓万家,运...02-28
- 市场直击 | 2022下半年物流仓...02-21
- 痛!冷库变“热库”,上海嘉...02-13

相关文章
-
【行业分析】冷链集配中心评价
1130人浏览2023-01-09
-
从南美果园到中国百姓家,智利车厘子的跨国冷链
361人浏览2023-01-09
-
中国冷链物流呈几何增长,跨越速运深耕新赛道
6292人浏览2022-08-24
-
冷链物流、智能物流等成为重点布局领域 顶层设
1278人浏览2022-03-23
-
加快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243人浏览2022-01-20
最新仓库